【公共管理】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是江苏重点序列学科“区域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支撑学科之一。本学科深度整合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地测与城乡规划学院、传媒与影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图书馆等多个学院和科研机构的师资力量,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形成鲜明的特色和明显的优势,多个研究方向处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

        本学科充分发挥我校作为省部共建重点师范大学的优势,深度整合多学院师资,设置了行政管理、新型城镇化、公共政策、社会治理与公共危机管理、教育经济管理、旅游公共管理、新闻传播管理等学科方向。各方向既各具特色,又在团队、科研、平台、人才培养等各层面高度交叉融合。目前本学科拥有导师50名,其中教授26人,占导师总数的52%;副教授24人,占总数的48%。有30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占到导师总数的60%;有20位导师有一年以上国外留学或进修经历。导师中入选江苏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的8人,占16%;入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的导师9人,占18%。另外,聘请了杨海蛟、竺乾威、倪星、朱正威等著名学者和徐州市公安局副局长王跃、发改委副主任高山等兼职导师或实践导师。

        在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充分利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独特优势,独辟蹊径开展多省交界处跨域公共危机治理、区域新型城镇化、地方政府执行力建设与政府改革,多省交界区公共政策等研究,已形成独特研究领域和明显优势。5年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教育课题15项,其他省部级课题21项;承担各类横向科研课题25项。5年获取课题经费共600多万元;导师人均科研经费12.4万元。5年内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83篇,其中A以上类权威期刊30篇;在SSCI和SCI期刊发表论文4篇。出版专著8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成果被《新华文摘》转载3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3篇。

        在服务地方方面,本学科充分自身应用性强和与地方政府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5年来为各级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各类规划20多个,提供咨询报告15篇,专题报告和辅导35场次,承担各类横向课题25项,8人兼任徐州及周边省市公务员培训专家,为地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培训130多场次,主持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公推公选等各类地方选拔考试80多场次,为地方做各类辅导报告、专题报告50多场次。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通过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既可以奠定人才培养的基础,又可以更好地服务地方;通过有效地服务地方,既可以促进科研的创新和深入,又可以为科研和人才培养获取必须的资源和平台;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既可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的实践,又可以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本学科制定并执行了严格落实了系统性学术训练制度,通过导师组的全程严密监控,保障了研究生选题、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和答辩各个环节的质量。严格执行每日考勤制度、定期读书会制度、每周学术汇报制度、学期考核制度等,确保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质量。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须参加徐州之外的学术会议,必须发表一篇以上论文才可以开题,必须发表一篇以上核心期刊论文才可以参加答辩等制度,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社会工作学科】江苏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学科正处于从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迈向国家一流学科的进程中。著名学者张少微、宋丹等教授先后在我校任教,并讲授社会学课程。自2001年开始招收在体内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生,2017年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招生资格。历经近二十年的建设发展,本学科形成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53%,具有博士学位者占85%得益于国家关于发展社会组织、创新社会治理的战略考量和制度安排,我校社会工作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人才培养方面,江苏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在本科教学阶段业已形成了打通校内与校外、联通学业与职业的“双链条、双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兼顾行动/实务和研究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强的社会服务项目设计、社会服务机构管理,解决社区发展与社区建设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进行复杂临床社会工作的能力。社会工作硕士人才培养凸出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定位,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强调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方式多元化、实践内容标准化、双导师制、培养方式项目化等创新方式。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社会工作实务能力训练,兼顾研究能力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专职教师与实务部门专家共同组成导师组。实务部门的专家担任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与本系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务课程的学习、实习、论文写作和就业;培养方式项目化,采用工程项目管理实习方式,通过研究生独立运作公益项目,加强研究生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项目策划、项目管理、项目评估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使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稳步提高。在校外与全国22个城市的2000余家政府机关、社会组织、高校、社区、企业、媒体建立有不同规格的创新实验区、实习实践基地,业已形成国内最大的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平台承担的项目先后荣获首届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金奖(2012)、民政部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奖二等奖(2013)、连续三届中国志愿服务大赛金奖(201420152016)、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7)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双链条双平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获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织的评估中荣获优秀等次,并在2013年成为民政部授予的首批“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之一,2019年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科学研究方面,近五年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16项,在国家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8部。与此同时,为保证学生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实践指导力量,本学科还聘请各地民政部门领导、社会组织负责人、知名公益人作为校外兼职实践型指导教师。

        服务社会方面,本学科一直重视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服务,积极拓展渠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当下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治理创新的形式,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的服务渠道为各地社会公益事业的进步、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和谐社区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各地托管社会组织孵化器24个,累计孵化出壳社会组织超过400家,培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近10000人;承担公益创投第三方监管45次,累计服务创投公益项目数超过2000个,涵盖社区1600余个,服务累计超过700万人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累计完成决策咨询报告60余份,调查报告100多份,参与制定相关社会政策,参与制定社会建设方案累计近40多次;先后荣获各级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项,被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10余次。

  

XML 地图